草缸如何养出状态?
状态实际上就是一个度,这个度包括光照、水体、过滤、施肥的平衡,而形成这个状态必须有一个过程,我们这个过程可以理解成过肥的过程,即从“瘦”到“胖”再到“状态”的过程。也就是说水草要先在较差的环境下生长一段时间后再开始强化提供光照、二氧化碳、肥料等,经过这个过肥的过程使草体产生抗性,才能使水草生长出状态。
那么瘦缸是如何开始向肥缸发展的呢?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开始:
1、稳定水质:
一般来说水体中最重要的就是硝化系统的建立,即氨氮、亚硝酸盐达到零度,硝酸根在50以内。水体的透明度在30内算是水质比较好,可以开始进行状态草的培育。
2、提高光照度:
一般进入状态培育期的水体光照度要在150lux左右,具体根据水深来计算。在一些水深较浅或者草缸面积较小的水族箱中最好配备多个灯源,使水体的光照度更为均匀。此外光照时间最好控制在10-12小时。
3、稳定二氧化碳系统:
二氧化碳系统一定要保证稳定供应,压力稳定在3公斤左右,一般打气石的气泡在1-3个/秒。过肥期的草缸中可以适当的提高二氧化碳的供应浓度。
4、保证高效的过滤系统:
保证硝化系统有足够的空间工作、营养膜有足够的空间与水体接触、提供足够的动力使水体与营养膜充分接触。高效的过滤系统是决定草缸能否长期正常工作的关键,同时也保证了水体足够高的透明度。
5、合理使用营养液:
在进入过肥期的草缸中营养液的使用浓度可以稍高一点,一般按照1:1500-2500倍的比例添加,如果观察到水体的透明度低于15时应适当的减少营养液的使用量。此外当观察到个别草种缺乏某些元素时可以使用针对性的营养液(专攻液)进行强化使用。